一位美国医生的诚意之作
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专家鼎力推荐+领衔翻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华预防医学会肿瘤分会联合推荐!
作者以临床医生的视角分析了美国现有癌症研究、诊断和治疗体系的致命缺陷,其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化疗和放疗,总结起来就是“切、毒、烧”,都是治标不治本,又贵又不好。作者提出了一个改革现有体系的计划,并讲述了如何预防癌症及保护自己与家人的方法。
玛格丽特I.库默(Margaret I. Cuomo, MD)
医学博士、“Lesscancer”慈善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常年在美国纽约长岛曼哈赛特的北岸大学医院放射诊断科担任主治医师。库默专攻包括CT、超声波、核磁共振、以及介入治疗在内的身体成像,其大多工作是专注癌症与艾滋病
的诊断。
译者简介——邓绍平
主任医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获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及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在欧美著名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20年,在国际重要医学刊物发表论文120多篇。于2009年作为四川省首批“百人计划"人才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引进回国,继续从事肝胆外科及肝移植工作,并特别关注癌症的早诊早治及预防。
一本看似医学科学的普及读物,传递出对人类社会的强烈责任和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于我看来,她更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文化著作,让抗癌路上的我们为之动容!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徐瑞华
“自从开始了我的营养之旅以来,我了解到两件事。一是,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你的心脏有益,还对你所有的器官有好处,它还能帮助预防许多种癌症;二是,如果我们不更积极地研究预防措施,那么,无论我们采用了什么医疗体系,那个医疗体系都将被包括癌症在内的慢性疾病压垮。正因为此,我强烈支持Cuomo博士在这本书中传递的及时又重要的讯息。我为这本书喝彩叫好!”
——纽约时报畅销书《南海岸饮食》作者
第一章 兑现承诺
第二章 认清癌症
第三章 癌症筛查的利与弊
第四章 当今的治疗选择:切、毒、烧
第五章 市场不可承受之重
第六章 事倍功半
第七章 癌症的附加伤害
第八章 转换研究方法
第九章 癌症预防人人有责
第十章 癌症与环境
第十一章 终结烟草的危害
第十二章 抗癌:营养结合体能活动
第十三章 不可小觑的维生素D
第十四章 有防癌的灵药吗?
第十五章 聚焦前沿抗癌科技
在美国,研究、诊断以及治疗癌症的体系存在着致命缺陷。
我们自然很愿意认为我们已有了方法用于早期的癌症诊断和治疗,而且我们的治疗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希望那些毕生致力于癌症事业的人——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机构的科学家、肿瘤学家以及倡仪团体——都在彼此分享着他们的观点、见解及数据,从而携手共进;我们以为政府资助下的庞大研究网络不断激励着大胆而富有创意的新构想的诞生;我们还相信,对癌症探索研究的主要驱动力是源于对患者的同情之心,而非对职业发展和利益的追逐。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这些都是事实。然而,更多的时候,并非如此。
多年来,我一直在观察美国的“癌症文化”,在这一过程当中,我越来越确信,该文化体系并未形成满足我们首要需求的应有架构,它无法确定怎样预防癌症并从而将发现付诸实施。几十年的许诺和巨额资金投入之后,现有的癌症研究模式始终有负众望。我们不再期待能够治愈癌症,如今谈论更多的则是,如何能够在患癌期间延长生命。我们既没有对有前景的防癌新方法进行充分的探索,又没有在现成的有效策略应用上投入足够的精力。
所幸的是,现状并非必须如此。
我视为己责且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要把全国面对癌症采取的手段从治疗转移到预防上。无论是作为一名医生、妻子、母亲、女儿、姐姐或妹妹,或是作为朋友,我都与癌症打过交道。《无癌的世界》正是由此而生。激励我的人中有我的朋友南希,她是一个精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女商人,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且慷慨大方。在我做住院医师期间,当她被收治进我们医院时,她的乳腺癌细胞已经转移了。至今我仍记得那一晚,当我转身离开她的病床时,她声音里流露出的恐惧。“我害怕!请别离开我!”她恳求道。因被摧残她身体的潜伏入侵者(癌细胞)彻底击垮,南希变得绝望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