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康维新》
¥49 ¥58.00

内容简介:

      十年的坚定与坚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为中国医改贡献了什么?从微观上看,让上海38家医院更接近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从宏观上看,申康为中国医改树立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范本。申康十年的意义就在于,中国公立医院改革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诞生于2005年9月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遵循国家和上海市的医改部署,同时紧盯国际医院管理潮流,惟新笃行,致力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探索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至今撬动28家上海市级医院和10家合作共建医院突飞猛进,呈现一方颇具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创新试验田。本书以观察者的视角,鞭辟入里解读申康既往十年的思与行。


       桂克全,健康界传媒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曾写作出版《解密华西》。


        调查中,我们听到不少关于公立医院“没人管、管不住”状况的反映,公立医院究竟如何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如何有效控制成本,避免盲目贷款和重复进口大型医疗设备?如何加强对医院院长和医生的绩效考核?这些都是多年来想解决而难以解决的问题,而申康的做法恰恰是在有效。

引子医院管办分离上海往事 // 001 

第一篇

试水鼎新: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 017 

第一章申康与医院各自干啥 // 019

第二章编制战略规划:申康定调,医院唱戏 // 023

第三章洞悉全面预算管理 // 035

第四章院长绩效考核密码 // 052

第五章摸清用好医院国有资产 // 063 

第二篇输送民利:助推医疗服务能力步步高 // 073 

第八章学科建设寻新路 // 102

第九章朝院长职业化迈几大步 // 110 

第三篇活用数据:医联工程触发新锐服务与管理 // 121

第十章医联工程的前生今世 // 123

第十一章医疗服务模式蜕变 // 132

第十二章医院管理模式鼎新 // 137 

第四篇

再出重拳: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 145 

第十三章“双控双降”引领医院纠偏 // 147

第十四章重新切分“蛋糕” // 154

第十五章探索病种绩效评价 // 164 

第五篇

旁观者评与当局者望 // 177 

附录一申康十年大事记 // 196

附录二《申康维新》受访人物录 // 202 


推荐序——申康十年医改一步

文/ 赵红(健康界传媒创始人、总编辑)

        距离2005年采访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申康”),已是十年开外。当年走进康定花园初探申康医改,与现在走进康定花园总结申康成效,两个时间点恍若一步之遥。越是感慨时间去哪儿了,越是珍惜申康十年的收成。

放眼全国,能够以十年实践来进行效果评估的医改范本,似乎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形:第一,有些医改积极响应政策、快速行动,却应付不了改革后的暗礁抵触,——遇阻放弃了;第二,有些医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貌似合情合理地解决了一个积弊,却被动地进入了另一个怪圈——无奈搁浅了;第三,有些医改,就是喊喊口号,看着别人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却并不想折腾——主动偷懒了。当然,还有些医改,这一任的领导开了头,下一任的领导接不上尾——换操盘手了。因此,纵观医改的复杂艰辛,方能体会中国医改为什么走上当前综合改革的大道上来,思想统一、部门协同、利益调控是重中之重。我们固然不能拿时间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估标准,但申康十年,确实让业内见识了上海滩的改革者们敢为人先的智勇双全。

十年的坚定与坚韧,申康为中国医改贡献了什么?从微观上看,让上海38家医院更接近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从宏观上看,申康为中国医改树立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范本。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作为新五年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该政策出台时,申康已经在这条路上潜心修行了十年,从理论到实践均完成了论证的闭环。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什么?

        比照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初步阐述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分开、监管科学”。现代企业制度是为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诞生的中国创新制度,同样,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政事分开、监管科学”准确地道出了公立医院治理区别于企业治理的核心特点。顺着这个理论的藤下去,申康的每一个理论和每一项实践,都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探索路径上的一个个“硕果”。

       申康十年的核心意义在于,中国公立医院改革向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迈出的实质“一步”。而这“一步”,不仅源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改革目标的准确理解与主动支持,同时,源于申康创始团队“惟新笃行”的定力与耐力、智慧与担当。就改革而言,不怕十年一步,就怕原地踏步。

仅此“十年一步”的贡献,足以让申康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