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取的样本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地处中国西南一隅的云南省,且为地市级医院,在地理位置、人才资源和资金资源上并不拥有多少改革的优势,在改革的体制环境下面临跟国内所有公立医院相似的制约和局限,该医院却成为了全国首批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其护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本书呈现的是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利用有限资源推动责任制整体护理理念和模式的改革全过程。全书内容涉及医院护理改革中的理想准备、排班模式、培训方法、后勤保障、质量控制、岗位和绩效管理,以及医院护理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护理改革对于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的意义。除了关注改革中的理念、制度、流程、工作方式的变化外,本书还重点关注推动改革发生的条件,改革过程中的纠偏和保障措施,改革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化解
本书是国内第壹本详细记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如何在现有医疗体制下落地的实战案例,其内容与尚医图书出品的另一本畅销书——《唤醒护理》具有极大的互补性,二者互为姊妹篇。后者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人本位整体护理的蓝图,本书则记录片式地展现了玉溪市人民医院对这一护理改革蓝图的实践。
原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六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2002年3月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卫生管理专业硕士毕业,2009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哲学博士课程研修班结业,卫生管理硕士,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筹划并推动了玉溪市人民医院以连续整体护理为目标的护理改革,帮助玉溪市人民医院在从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转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第一章 护理应考:三甲大考中的护理答卷
护理过堂
“三甲”入场券
第二章 思想转弯:从洗头到洗脑
改革溯源
从上海说起
新的护理副院长
洗头:一头雾水
夯实基础护理
职业认同危机
洗脑:拨云见日
帮助人与伺候人
人本位护理的蓝图
第三章 排班开路:从功能制到责任制
流水线上的功能制
探索小组制
包病到护
护士们的“责任田”
减少交接的新流程
分田的依据
弹性排班
责任制的成效
第四章 改革奠基:从人力保障到支持系统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护理的金刚钻
护理增兵
后勤保障助力
中央运送:解放护士
营养干预:“质疑”人性化
从镇痛、康复到安保
第五章 护理落地:从分层培训到质量监督
培训无处不在
天使的挫败感
转向“以用为本”
健全培训体系
监督不曾稍懈
三级质控下沉一线
新的管理理念和工具
不良事件溯源
第六章 长效机制:从岗位管理到绩效变革
垂直管理奠基
倾斜临床一线
门诊护士与护理门诊
机动护士库
从职称体系到岗位级别
新政显效
科室主导绩效
同工同酬
绩效的垂直管理
产品产出试水
恒量之殇
新方案的微调
考核到个人
追求公平
第七章 护理再出发:从“一张床”到倒逼医生
从加床到“缩平”
全院一张床
解决忙闲不均
“一张床”的准备
护理探路
垂直管理的试验田
以患者为中心
护士 Vs 医生
改革旗指何方
前言
中国医疗界充斥着一种怪现象!
一方面,大家都在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大会小会上宣扬“以患者为中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影响患者安全、康复快慢、舒适程度,乃至就医经济负担的护理工作,却大多不愿意为之投入更多资源,能够把护理学科作为医院学科发展重心的医院更是少之又少。
其中的矛盾何在?
医院是一种生产医疗和护理两大服务产品的机构,相较于实物产品的销售,所有市场化的服务机构无不对“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性有更深切的体察。服务产品的质量以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呈现,直接转化为顾客的体验和随之而来的口碑。所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对于医院来说,顾客——主要是患者——对医护质量的体验和满意度,仅从时间上看更大程度依赖于护士。如果护士们不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又如何指望患者能从护士那里获得满意的服务呢?
对于真正“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院长,如何做到让护士满意从而让患者满意,进而助推医院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管理课题。
以一家医院为样本剖析其护理改革的历程,是本书尝试探究上述问题的方式。而选择聚焦云南省玉溪市人民医院,这家中国西南边陲的地州级医院,既出于其独特的个性色彩,也出于其整个改革历程中所表现出的作为中国特定时空下的一家普通公立医院的共性特征。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即便与身处昆明的省级医院相比,也缺乏省会城市的区域优势。对人才的吸引力先天不足,导致这家云南省老牌三甲医院各医疗学科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不同于多数同级医院的是,玉溪市人民医院有相对重视护理工作的传统,有执行力较强的护理队伍,这是改革主要的个性条件。